嘿 好久不見,
距離上次我發電子報是兩個禮拜前!
想要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的喜悅...上禮拜我終於開了第一場收費課程,教大家怎麼用 AI 寫作!
這是我第一次推出自己的產品,說真的,當看到第一個報名通知跳出來的時候,有點感動。
以前雖然有些流量,但總覺得自己只是「說空話的人」,沒什麼能真正創造價值的東西。
但這次不同,課程是我從零設計、親自講授,等於把腦中的知識轉換成對別人有用的內容。
雖然規模還很小,但我終於感受到「經營一人公司」的節奏:假設 → 執行 → 驗證 → 復盤 → 放大。這整個過程讓我覺得,啊,真的開始踏進創作者這條路了。
-
最近也有些人問我副業怎麼開始、能不能靠寫作變現?
我其實沒辦法給什麼速成建議,因為我自己從開始寫作到現在,差不多也走了四年,才慢慢摸到邊。
我知道市面上很多課在賣「三個月內年收七位數」這種夢。
不是說不可能,但我總覺得,那種速度如果能複製,反而該懷疑它的可持續性。
像我現在副業一週花大概十個小時,一個月多賺一萬,講出來可能沒什麼說服力,但我做得很開心。
說真的,我要是開「如何斜槓幫月收入加薪一萬」的課,大概不會有人想來上 🫠
但也正因為這樣,我對那種「保證變現」的線上課總是有點保留。
我覺得——副業不一定要快,但至少要真的撐得久。
-
雖然開始開課了,但「要不要收費」這件事我心裡還是常常卡住。
老實說,很多我講的概念,網路上真的也找得到,甚至還有一堆免費的英文影片講得比我更深入。
我也常懷疑,既然大家東拼西湊就能學到,那我憑什麼收錢?
但就在那天課後,我把營收跟成本算了一次,才發現如果一直抱著「這應該免費」的想法,其實根本沒辦法做出有規模的產品。
如果沒辦法規模化,結果反而是讓真正有興趣、願意學的人更難接觸到這些內容。
這也讓我開始思考:「免費或便宜的知識真的比較容易被學會嗎?」
或許在 AI 的時代很多人其實不缺資訊,而是缺一個願意陪著走一遍的人。這中間的價值,好像也不能完全用網路上的影片來取代。
我心底想的是知識其實應該要 accessible (垂手可得),但是又覺得這樣沒辦法創造最大的傳播價值。
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矛盾?我自己也還在調適中。
-
最近可能因為接近暑假吧,我的躁期又來了 ✊
之前說五月會開的 Notion 知識管理課,硬是 delay 了三個月,現在大綱終於快設計好了。
如果一切順利的話,預計八月開課。不過你也知道,我的「預計」這兩個字…嗯,大家聽聽就好 😅
但我真的很期待這門課,因為它不只是工具操作,而是我這兩年經營自媒體、做內容、找節奏時,腦中那套「第二大腦」是怎麼長出來的。
我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也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。
賣個關子,以下是我的課程視覺化的精華。
敬請期待,我會慢慢把它做出來的!
-
其實我最近也一直在調整電子報的方向。
從一開始的內容策展,到現在想寫的比較像對話式的信件。
不是什麼教學手冊或業配稿,而是把我最近在想什麼、卡在哪裡、對某些話題的反應寫下來,然後寄給你。
你看到哪一段有共鳴,都可以直接回信聊聊,像是朋友在交換近況那樣。
如果你覺得這種寫法太像日記、太不 newsletter,也歡迎直接吐槽 😝
我還在試著找到一種「講給你聽」但不自說自話的節奏。如果你願意陪我一起調整,我會很開心。
-
喔對了,我在 6/7 15:00 - 16:00 有個線上的職涯分享講座,有訂閱電子報的粉絲可以免費參加,如果你有興趣想來回信跟我說一聲,我可以幫忙主動出票 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