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職涯焦慮】為什麼努力還是不安?兩本書幫我找到答案


30 而立,40 而不惑。

這句話最近在我心中有了更深的體會。

前陣子出差去了芝加哥,來回的飛行時間很長,剛好讓我有機會安靜下來,好好閱讀和思考。

去程的時候我看了《納瓦爾寶典》,回程則是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。

這兩本書,都在這趟旅程中,幫助我打開了很多想法。

在《納瓦爾寶典》中,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:

「大多時候,為了賺錢你得變成一個高度焦慮、壓力大、賣力工作、喜歡競爭的人。這樣持續幾年之後,你突然賺到錢,卻無法把這樣的自己關掉。你已經把自己訓練成一個高度焦慮的人。學會賺錢固然重要,但你也應該學會怎麼變快樂。」

這讓我突然明白,原來我長期以來感受到的焦慮,並不是因為「還不夠好」、「還不夠多」,而是因為焦慮本身,早就和我共存了。

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與心態,即使外在條件改變,內心依然難以安穩。

-

而在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裡,我讀到了另一句重要的提醒:

「熱情是良好生命設計帶來的結果,而不是源頭」

這打破了我過去對「熱情」的迷思,以為熱情是天生的。

我才知道原來熱情不是被動的等待答案,而是要靠主動設計去追求。

不是問自己「我到底愛什麼」,而是透過行動去發現什麼能真正點燃自己。

-

這趟出差,也讓我有機會和美國同事聊到現狀。

說真的,現在大環境並不好,很多人感覺時不我與,有種失落和迷惘。

我跟他們分享我的看法:

公司無法保證我們能升遷,也無法保證加薪。即使是結構性的調整,通常也需要很久才能等到,尤其公司規模越大,越講求齊頭式的平等。

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能做。

待在這裡,仍然可以練好技能,認識自己的強項,建立自己的籌碼。

最重要的是「為自己的職涯負責,不要期待主管或別人會給你答案。」

如果你的技能是 X、Y、Z,那麼就去認識自己擅長什麼、喜歡什麼,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,讓市場來告訴你,你的答案在哪裡。


如果你也正處在職涯的迷惘期,想釐清自己的方向,找到下一步的行動策略,歡迎預約職涯諮詢,我們可以一起聊聊你的生命設計,幫你找到下一步。

彼得的職涯加速器

這邊是我曾經發布過的電子報,包含精選面試題、提升商業思維、學會用 AI 提升生產力。幫你解鎖通往職涯升遷的快速道!如果你期待每週收到職場相關的實用內容,歡迎填寫 EMAIL 訂閱我的電子報喔!

Read more from 彼得的職涯加速器

嘿 好久不見, 距離上次我發電子報是兩個禮拜前! 想要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的喜悅...上禮拜我終於開了第一場收費課程,教大家怎麼用 AI 寫作! 這是我第一次推出自己的產品,說真的,當看到第一個報名通知跳出來的時候,有點感動。 以前雖然有些流量,但總覺得自己只是「說空話的人」,沒什麼能真正創造價值的東西。 但這次不同,課程是我從零設計、親自講授,等於把腦中的知識轉換成對別人有用的內容。 雖然規模還很小,但我終於感受到「經營一人公司」的節奏:假設 → 執行 → 驗證 → 復盤 → 放大。這整個過程讓我覺得,啊,真的開始踏進創作者這條路了。 - 最近也有些人問我副業怎麼開始、能不能靠寫作變現? 我其實沒辦法給什麼速成建議,因為我自己從開始寫作到現在,差不多也走了四年,才慢慢摸到邊。 我知道市面上很多課在賣「三個月內年收七位數」這種夢。 不是說不可能,但我總覺得,那種速度如果能複製,反而該懷疑它的可持續性。 像我現在副業一週花大概十個小時,一個月多賺一萬,講出來可能沒什麼說服力,但我做得很開心。 說真的,我要是開「如何斜槓幫月收入加薪一萬」的課,大概不會有人想來上 🫠...